-
>
海德格爾形式顯示的實存哲學
-
>
理想國(精裝)
-
>
(精)斐多:柏拉圖對話錄(毛邊本)
-
>
道法自然:道家文化精神與源流
-
>
梅花易數(《故宮珍本叢刊》精選整理本叢書)
-
>
(精)宗白華全集(全4冊)
-
>
美的歷程
華夏文庫佛教書系·三教歸一:佛教與道教、儒教
¥18.6¥20.0易道廣大-周易智慧與人文精神
¥5.1¥16.0華夏文庫 儒學書系 跨越千年的論戰 今文經書與古文經學之爭
¥14.4¥38.0華夏文庫 儒學書系 理性的高揚 理學的形成、發展與式微
¥14.4¥38.0朱光潛談美
¥15.6¥38.0漢化佛教與佛寺
¥27.9¥39.8我們如何思維
¥12.5¥39.0鬼谷子
¥18.0¥22.0亞瑟·叔本華的經典傳世之作:人生的智慧(全譯本)
¥10.8¥36.0道法自然:道家文化精神與源流
¥25.2¥68.0
禪茶一味 佛教與茶道 版權信息
- ISBN:9787534847110
- 條形碼:9787534847110 ; 978-7-5348-4711-0
- 裝幀:簡裝本
- 版次:1
- 冊數:暫無
- 重量:暫無
- 印刷次數:1
- 所屬分類:>>
禪茶一味 佛教與茶道 本書特色
《禪茶一味(佛教與茶道)》由韓冰著:禪宗與茶道之間的文化聯系有著深厚的歷史底蘊。*早,僧人們為了解困而飲茶,隨著時光的變遷,僧人們開始從文化的層面來理解兩者的關系,并*終發展出“禪茶一味”的文化觀念。中國佛教與茶文化、佛教與茶道,始于南宋,百丈清規中的茶事,宋朝的徑山茶宴,峨眉茶道等。
禪茶一味 佛教與茶道 內容簡介
《禪茶一味(佛教與茶道)》由韓冰著:在歲月的長河里,茶在華夏文明中扮演著極為特殊的角色。從傳說中的神農氏嘗百草發現茶葉,到漢代飲茶之風初現端倪,到魏晉時期飲茶被賦予一定的文化內涵,再到李唐之后,陸羽的《茶經》問世,茶成為炎黃子孫無法割舍的情結。僧人們為了史好地禪修,開始飲用茶葉,并且親自植茶、制茶,辛勤培育出一株株中華名茶、奇茶。茶水的清香,禪意綿綿,蕩漾起縷縷佛國美景。
禪茶一味 佛教與茶道 目錄
1 誰人不解茶香——我國悠久的飲茶史
2 禪茶合一——禪宗與茶道的關系
二 煎茶訴佛緣
1 坐飲香茶奉佛法——茶之三德
2 禪宗里的茶事、茶會
3 茶藝有禪機——禪宗的茗飲禮儀
三 茶香里的禪味
1 “吃茶去”——趙州禪師的禪心
2 “逢茶即茶、逢飯即飯”的佛門禪風
3 “燒水點茶皆是學佛”——日本禪宗大師千利休的禪茶觀
四 一壺得真趣的禪茶家
1 中國*早的茶僧吳理真
2 一碗茶中含真味——愛茶高僧皎然
3 茶韻滿袈裟的善會禪師和圓悟克勤禪師
4 寶掌和尚與峨眉雪芽
五 陸羽:出自禪門的茶圣
1 禪師拾回的棄嬰
2 訪泉問茶,踏遍萬水千山
3 皓首著《茶經》,陸羽終成圣
六 詩文經卷說禪茶
1 《五燈會元》里關于吃茶的記載
2 《百丈清規》中有關禪門飲茶的規定
3 文豪、茶僧與茶詩
七 芳香冠世的禪院名茶
1 來自佛天的雨露——天臺山云霧茶
2 成名于禪院的西湖龍井
3 白蓮微香透冷韻——黃山毛峰
禪茶一味 佛教與茶道 節選
1.誰人不解茶香――我國悠久的飲茶史
談到飲茶,很早可以追溯到傳說中的神農氏,美好的傳說承載著人們對茶葉的無限喜愛。伴隨著歷史的發展,有更多的人來接觸茶、了解茶和認識茶,在這一過程之中,茶與佛教的結合更是開出了一朵奇葩。
喜茶、樂茶的中國人
放眼寰球,似乎沒有哪個民族像中華民族這樣,喜歡種茶、制茶、飲茶、品茶和賞茶。對錦衣玉食的王公貴族而言,不管在滾滾紅塵中遇到了怎樣讓人內心煩亂的事情,泡一壺茶,手握一杯清香的琥珀色液體,內心也就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了愉悅和釋然;對艱苦營生的販夫走卒而言,泡一壺茶,等待茶香慢慢溢出的同時,內心也就充滿了富足感――這滋味,堪比皇帝老兒了吧。
就這樣,飲茶超越了階層,在中國人的生活中占據著獨特的地位。正如那些文人雅士所言,我們的老祖宗已經“把茶喝得上下五千年、縱橫數萬里,不但喝出了生活的滋味,而且還喝出了生活的真諦,文化涵養得到提升”。所以,無數騷人墨客才會對飲茶有如此多的感慨。周作人說:“喝茶當于瓦屋紙窗之下,清泉綠茶,用素雅的陶瓷茶具,同二三人同飲,得半日之閑,可抵上十年塵夢?!绷簩嵡镎f:“喝茶,喝好茶,往事如煙?!本瓦B疾惡如仇、“一個也不寬恕”的魯迅也說:“有好茶喝,會喝好茶,是一種清福,不過要享這清福,首先必須有工夫,其次是練出來的特別的感覺?!笨梢?,飲茶作為一種直面人生、思考生活的方式,早已內化成華夏子孫心靈深處的某種共鳴。
茶之起源――不老的傳說,永遠的探索
那么,你一定忍不住要問了:飲茶之風到底是何時興起的呢?有古籍記載:“茶之為飲,發乎神農氏?!币簿褪钦f,在中國,很早飲茶的人就是傳說中的神農氏。在民間,關于飲茶如何起源于神農,有種種不同的傳說。
有人認為,在一次爬山的過程中,由于山勢陡峭,神農氏爬得十分辛苦,不僅汗流浹背,而且焦渴難耐。就在這個時候,忽然有一片形狀秀氣的樹葉飄落在他面前。他撿起來用手輕輕一揉,便覺這片樹葉的汁液潤滑;他又伸出舌頭略加舔舐,覺得這種汁液甚是苦澀。憑著嘗百草的經驗,神農氏知道這是一種能止渴、提神的靈藥,這片樹葉也就是后來的茶葉。從此,茶葉漸漸被人所熟知,又經后人多次改良,才有了我們今天所嘗到的茶的滋味。
也有人認為,茶是神農在野外以釜煮水時發現的。當時,釜里的水剛剛開始沸騰的時候,恰好有幾片葉子飄進了鍋中,不一會兒,滿鍋的水就變得有些微黃了。神農氏一嘗,發覺這鍋水能生津止渴、提神醒腦。從此以后,茶就成了人們所熟識的一種飲品。這是關于中國飲茶起源的兩種較為普遍的說法。
當然,也有更加神奇的傳說。傳說神農氏有一個像水晶樣的肚子,因此從外面就可以看到從他口中攝入的食物如何在胃腸中蠕動、消化和被吸收。也正是憑借這種“特異功能”,神農氏才得以嘗百草,尋找對人有益的藥物。有,當他品嘗到茶葉的時候,突然驚奇地發現被咀嚼成碎末的茶葉竟然在他的肚子內來來去去,查找毒物,很后還把他的腸胃洗滌得干干凈凈,因此,神農氏就把他品嘗的這種植物稱為“查”。后來,隨著時間的流逝,就被后人轉成“茶”字了。
- >
有舍有得是人生
有舍有得是人生
¥14.0¥45.0 - >
愛麗絲鏡中奇遇·羊毛與水
愛麗絲鏡中奇遇·羊毛與水
¥12.9¥36.8 - >
隨園食單
隨園食單
¥18.2¥48.0 - >
非常道:Ⅱ:1840-2004的中國話語(第二輯)
非常道:Ⅱ:1840-2004的中國話語(第二輯)
¥9.3¥28.0 - >
沉雪
沉雪
¥14.8¥36.0 - >
皋蘭異人傳
皋蘭異人傳
¥15.1¥35.0 - >
推拿
推拿
¥14.4¥32.0 - >
朱元璋傳
朱元璋傳
¥6.3¥18.0
-
季羨林佛教論集
¥11.5¥36 -
瑜珈師地論.聲聞地講錄-南懷瑾作品
¥21.1¥66 -
人間佛陀釋迦摩尼
¥12¥40 -
白化文:漢化佛教與佛寺/大家小書
¥8.5¥25 -
中國禪宗思想發展史 第二版
¥18.1¥42 -
金剛經
¥9.1¥1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