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>
中華人民共和國六十年實錄(套裝共10冊)
-
>
黨員、黨權與黨爭:1924-1949年中國國民黨的組織形態(修訂增補本)(簽名本)
-
>
新書)社會主義發展簡史(大字本)
-
>
改革開放簡史
-
>
讓世界聽懂中國
-
>
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
-
>
縣委書記們的主政謀略
一將難求-四野名將錄
¥61.2¥68.0嗜血玫瑰-一口氣讀完的英國戰史-從遠古到布爾戰爭
¥26.2¥32.0中國共產黨如何治理國家?
¥22.8¥40.0五代狀元奇談·五代狀元譜
¥8.6¥20.0赫爾墨斯的口誤
¥21.5¥35.0毛澤東選集-(第四卷)
¥21.5¥25.0形而上學的國家論
¥9.6¥16.0改變法國的丑聞-卡恩事件特別調查
¥26.2¥32.0美國與東亞的關系視差
¥26.3¥46.0鎖定真相-美國國家安全與情報戰略
¥19.4¥45.0
冷戰的靜謐邊界 版權信息
- ISBN:9787547418017
- 條形碼:9787547418017 ; 978-7-5474-1801-7
- 裝幀:簡裝本
- 版次:1
- 冊數:暫無
- 重量:暫無
- 印刷次數:1
- 所屬分類:>>
冷戰的靜謐邊界 本書特色
鐵幕并非真的存在——至少并非如通常想象的那般。它并非一條明確、完整的分界線,將冷戰的歐洲一分為二。它是由一系列獨特的景觀構成的,這些景觀是在數十年(即便沒有數百年)不同的歷史和文化勢力的影響下形成的。本書著眼于捷克斯洛伐克和西德之間的森林,試圖糾正對這種標志性劃分的誤解。
借助對檔案資料的爬梳和對各類文化遺存(被破壞的圣像、旅行者的攝影作品,以及詩歌和游記)的精微解讀,這本書推動了相關研究的發展,打開了邊界和冷戰研究的全新視角。
冷戰的靜謐邊界 內容簡介
尤利婭·科姆斯卡帶領讀者去往波西米亞森林的西緣,這是歐洲*古老的分界線之一,20世紀50年代,民眾開始在這里構建所謂的祈禱墻。祈禱墻是一系列新建的、目的明確的朝圣地點、瞭望塔和紀念碑,將長久以來即屬于德國的森林和邊界置于20世紀*曠日持久的沖突之中??颇匪箍ㄕf明了民眾是如何通過祈禱墻投身于新的政治和宗教版圖的構建之中,并有所成就的。在這一過程中,她將西德靜謐的森林邊緣與鐵幕沿線彌漫的悲劇氛圍聯系在了一起。
冷戰的靜謐邊界 目錄
天然的冷戰競技場
鐵幕及其長歷史
突破“精神壁壘”
邊界
森林
森林游吟詩人
章節概述
關于地名的注釋
**章 條件:冷戰的廢墟
揭示瘡疤
戰后和冷戰
中歐的鍍金時代化為塵土
鄉間的瓦礫
代廢墟說話
照片指向性的欠缺
結語:圖像的背叛
第二章 基石:圣像破壞運動和祈禱墻的建立
邊緣成為中心
“奇跡之年”的精神武器
鐵幕沿線的奇跡:來自東方的圣像
“被驅逐的”圣母
“殘破的”基督
邊境地區的基督教思潮
鏡頭下受虐的軀體
結語:民間壁壘
第三章 基礎建設:民間邊境旅行和游記
使“邊境”和“土地”重歸一體
阿達爾貝特·施蒂弗特效應
冷戰邊境報道的開端
作為目的地的鐵幕
南方支點:德賴塞瑟爾的傳說
北方支點:歐洲的中心蒂倫
旅行者書寫邊境意識
結語:集團心理的失敗
第四章 功能:祈禱墻的視覺鄉愁
超越“凝視”:鄉愁的雙重焦點
必不可少的鄉愁
新的旅行攝影習慣
鄉愁的視覺根源
鄉愁建起瞭望塔
穿過鐵幕
無盡的鄉愁
結語:渴望的窗口
尾聲 悲慘的畫面
戲劇化
前線的傳播者
致謝
冷戰的靜謐邊界 作者簡介
尤利婭·科姆斯卡(Yuliya Komska) 達特茅斯學院的德國研究助理教授。
- >
手機
手機
¥8.5¥18.0 - >
伊索寓言-世界文學名著典藏-全譯本
伊索寓言-世界文學名著典藏-全譯本
¥6.1¥19.0 - >
名家帶你讀魯迅:故事新編
名家帶你讀魯迅:故事新編
¥16.8¥26.0 - >
治愈力:愿這世界美好,與你環環相扣
治愈力:愿這世界美好,與你環環相扣
¥34.2¥42.8 - >
上帝之肋:男人的真實旅程
上帝之肋:男人的真實旅程
¥10.9¥35.0 - >
非常道:Ⅱ:1840-2004的中國話語(第二輯)
非常道:Ⅱ:1840-2004的中國話語(第二輯)
¥9.3¥28.0 - >
寶寶駕到
寶寶駕到
¥9.9¥32.8 - >
李鴻章傳
李鴻章傳
¥5.2¥11.0
-
美利堅刀鋒:首度揭開無人機與世界盡頭的戰爭
¥13.4¥42 -
二戰全史
¥13.9¥24.8 -
沖突中的守望-聯合國維和行動成功條件研究
¥8.4¥30 -
指文戰爭事典特輯022:軍部當國(近代日本軍國主義冒險史)
¥30.3¥79.8 -
文藝復興時期的戰爭藝術:從君士坦丁堡陷落到三十年戰爭爆發
¥34.3¥79.8 -
冷戰的靜謐邊界
¥60.5¥68